GJB 5232.7-2004 战术导弹战斗部靶场试验方法 第7部分:静止抛撒试验
ID: |
C2886F90D36440008C8E5FEA9210A0CD |
文件大小(MB): |
0.32 |
页数: |
6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7-14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GJ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军用标准,FL 1336 GJB 5232.7-2004,战术导弹战斗部靶场试验方法,第7部分:静止抛撒试验,Test method for arena of tactical missile warhead performances-,Part 7 : Dispersing test on ground,2004-02-23 发布2004-06-01 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GJB 5232.7 - 2004,前 言,GJB 5232《战术导弹战斗部靶场试验方法》分为七个部分:,— —第1部分:总则;,— —第2部分:静爆试验破片飞散特性测试;,— —第3部分:静爆试验破片初速测试;,— —第4部分:静爆试验冲击波超压和比冲量测试;,— —第5部分:爆炸成形弹丸威力性能测试;,— —第6部分:动态穿靶试验;,— —第7部分:静止抛撒试验,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提出,本部分由中国兵器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国营第五O一三厂,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华学明、冯成良、肖师云、石 伟、刘孙田、卿 松、李华新、陈晓龙,54,GJB 5232.7-2004,战术导弹战斗部靶场试验方法,第7部分:静止抛撒试验,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战术导弹子母式战斗部抛撒系统性能的静止试验方法,本部分适用于子母式战斗部研制和验收试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JB 5232.1-2003战术导弹战斗部靶场试验方法 第1部分:总则,3试验目的及考核项目,3.1 试验目的,静止抛撒试验的目的可以是下列项目中的一项或几项,a)考核战斗部壳体、抛撒机构与子弹的动态兼容性;,b)测试子弹抛撒速度;,c)测试子弹初始姿态;,d)测试子弹散布,3.2 考核项目和产品状态,试验考核项目和产品状态见表1,表1子弹状态衰,序号试验考核项目子弹状态,1 子弹抛撒速度惰性子弹+摘火引信,2 子弹初始姿态惰性子弹+摘火引信,3 子弹落点散布惰性子弹+摘火引信,4,抛撒机构与子弹的动态兼容性:,a)对子弹装药的安定性,b)对子弹引信的安全性,c)对引信功能的可靠性,a)装药子弹+配重假引信,b)惰性子弹+全备引信,c)惰性子弹+摘火引信,注:允许在试验战斗部中装填不同状态的子弹及引信,以便在一发战斗部试验中实现多个项目的测试,4试验原理,在离地面规定高度将子母式战斗部进行静止爆炸抛撒,用高速摄像机等设备观察姿态、测试子弹的,抛撒速度、观测子弹初始姿态角,并通过对回收的子弹及子弹在地面的散布区域进行统计和分析,评定抛,撤机构与子弹的动态兼容性,55,GJB 5232.7-2004,5仪器设备和场地,5.1 仪器设备,试验用主要仪器设备见表2,表2试验主要仪器设备,序号仪器设备名称数量要求,1 高速摄影机或高速运动分析仪若干拍摄速率〉3000FPS,2 摄像机1台—,3 照相机1台一,4 子弹回收装置1套回收介质为水、木屑或布幕,5.2 场地,试验场地应符合GJB 5232.1 - 2003中5.2的规定,6试验准备,6.1 试验用战斗部装填不同状态的子弹时,子弹外表面应用不同颜色的油漆涂上区别鲜明的标记,6.2 按有关技术文件要求检查战斗部状态,包括:战斗部名称代号、编号;装药状态;有无引信,引信代,号、编号;有无模拟舱体,舱体代号、编号及其它,7试验程序,7.1 靶场布置,7.1.1 试验现场布置示意见图1(适用于周向均匀性抛撒),1 一子弹软回收装置;2—光测背景;3一抛散中心;4 一高速摄像机,图1试髓现场布置示意图,7.1.2 定向抛撒试验靶场的布置,应考虑定向抛撒子弹散布的特点,7.1.3 用来考核动态兼容性的子弹应进行回收,即拦截、接收子弹过程中应避免与硬质材料碰撞,7.1.4 考核子弹散布特性的扇区应按试验大纲或试验工艺规程的要求在地面划出标记线,7.1.5 子弹抛撒速度和抛撒角速度(或初始姿态)用高速摄影机或高速运动分析仪测试。高速摄影机或,高速运动分析仪测量光路应与抛撒速度方向垂直,7.2 战斗部安装,战斗部安装按GJB 5232.1 -2003中5.5.4.1的规定执行,7.3 起爆装置的安装,56,GJB 5232.7-2004,起爆装置安装按GJB 5232.1-2003中5.5.5的规定执行,7.4 起爆,战斗部起爆按GJB 5232.1-2003中5.5.6的规定执行,当战斗部装有装药子弹或带全备引信的子弹时,战斗部爆炸后应至少等待15min后人员才能离开掩,蔽区进入现场,7.5 收集装药子弹,收集装药子弹和带全备引信子弹,按技术文件要求对子弹和引信进行检查,检查工作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工作未完成前其余人员严禁进入现场,7.6 测丒落点坐标,对子弹散布测试区的子弹落点坐标进行测量,7.7 销毁,装药子弹和装有全备引信的子弹在试验结果检查后应立即予以销毁,7.8 试验记录,记录试验数据,试验数据记录表参见附录Ao,8数据处理,8.1 通过高速摄影机或高速运动分析仪的分析得到子弹速度、初始姿态,8.2 根据子弹落点的测量结果制成子弹落点散布图,8.3 按技术文件中有关的合格判据对回收得到的子弹进行检查、分类,57,GJB 5232.7-2004,附录A,(资料性附录),试验数据记录……
……